本报讯(记者 晴空)日前,由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承担的“青海高原氧环境监测预报技术集成、提升与示范”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据了解,项目在西宁市、天峻县、江西沟乡设立了3个固定式大气含氧量观测站,在祁连县、共和县设立了2个固定式负氧离子观测站,结合便携式大气含氧量和负氧离子观测点,形成了省内含氧量和负氧离子浓度观测站网。基于省内各区域氧气和负氧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数据,设计了月、季、年不同时间尺度的氧气质量浓度、负氧离子浓度与气象因子的预报模型。同时,依托省气象“天擎”大数据云平台和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完成了省内大气含氧量和负氧离子浓度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实现了未来一周内逐小时至12小时时间尺度、5km×5km空间尺度的省内大气含氧量预报,并能客观输出主要景区、交通干线的大气含氧量预报产品。项目获取了青海区域反映大气含氧量的多种监测数据,实现了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含氧量精细化预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为全省低氧环境下的体育、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及相关气象服务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