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新建山西汾河平原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等10个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通知》,青海可可西里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获批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研究站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归口管理,青海省草原总站为建设单位,四川大学和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为科技支撑单位。研究站的批复建设标志着我省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科研监测领域又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是记者从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的。
据介绍,研究站位于中铁西北院风火山冻土环境定位观测站周边,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长江源区,平均海拔4730米,依托多年冻土区典型高寒草本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形成以风火山为主站、唐古拉北麓布曲河源和五道梁为辅站的“一站两点”建设布局,围绕高寒草本沼泽湿地研究以及长江源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高寒草本沼泽湿地资源管理与利用等重大课题开展研究,建成集定位观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成果应用示范为一体的开放式研究平台。
研究站的建设将填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的空白,对揭示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导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为长江源区高寒草本沼泽湿地资源管理与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对提升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科研监测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打造青藏高原高寒草本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国际合作交流平台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