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晴空)8月6日,记者从西宁市邮政管理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5736.68万件和7.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2%和10.29%。其中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3053.87万件和5.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69%和12.83%,“小快递”服务“大民生”的成效持续显现。
今年,市邮政管理局持续优化快递营业站点、智能快件箱等末端节点布局,不断健全宅递、箱递、站递等末端投递体系。全市共有16个品牌企业取得业务经营许可,其中,邮政企业1家,快递企业8家,开办服务站企业2家,经营智能快件箱企业5家。全市现有普遍服务场所108处,备案分支机构185个,末端网点1120个,包括智能快件箱646处。截至7月底,全市邮政快递业从业人员数量为4800余人。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占到全省的58.26%和62.97%,引领全省邮政快递业发展的领头雁和增长极作用充分彰显。
在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方面,全市建立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584个,在脱贫村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设置公益性岗位2个,开通客货邮融合发展线路6条,利用乡镇客运站完成改造复用乡镇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6座。同时,不断提升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质量,完善快递市场“品牌化”监管措施。
2025年以来,市邮政管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82人次,检查邮政快递各类场所91处,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6份,立案处罚15起。扎实推进行业快递电动三轮车安全规范充电工作和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禁寄工作,全市共有快递电动三轮车1814辆,智能仓(充)换电柜使用率已达99.45%。全市寄递渠道未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全行业保持安全平稳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