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5 2025年8月7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宁人民调解员防汛解纷两不误

本报讯(记者 悠然)风雨无阻守民心,雨幕之中解纠纷。连日来,西宁市区及周边遭遇不同程度降雨天气,防汛形势严峻。全市人民调解员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奔赴防汛一线,既当抢险救灾的“急先锋”,又做矛盾化解的“减压阀”,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针对雨天群众出行不便,市矛调中心及时调整服务方式,推出在线调解服务,积极运用“青海智慧调解信息管理平台”和“3582303”服务电话,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安全的纠纷化解方式,做到“即接即办、日清日结”,实现了“防汛不脱节、调解不断档”。全市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枫桥经验”“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核心要义,将调解工作嵌入防汛全流程,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柔性方式化解“雨中之结”,使调解成为风雨中群众最安心的“标识”。某小区因地下车库积水,5名业主与物业就车辆受损责任产生争执,情绪激动的业主聚集在物业办公室讨说法。调解员赶到现场后,先安抚双方情绪,耐心倾听诉求,随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防汛应急处置规范,向双方阐明责任边界。经过近一小时的调解,物业承诺配合业主联系保险公司定损理赔,业主也表示理解物业在极端天气下的处置难度,矛盾得以当场化解。湟中区多巴镇,两户村民因菜地积水发生激烈争吵。调解员赶到时,两人正站在泥泞中互相指责。调解员先叫停争执,带着两人查看现场,随后从“相邻关系应当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法律规定,讲到“互帮互助”的乡规民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这场“田间调解”让法治与情理在雨中交融,彰显了人民调解的温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