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琼)8月4日至6日,市政协围绕“发挥省会城市作用,加快推进高原康养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情况介绍,并前往大通县树蛙部落高原避暑康养露营基地、大通县药匠台(明长城)高原避暑康养田园综合体、城中区总寨镇莫家沟村康养避暑小镇等地详细了解我市高原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取得的成效和亮点。
近年来,西宁市紧扣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的定位,锚定“中国(高原)黄金海拔康养之都”目标,积极推动高原康养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政策链“四链”融合方面取得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项目和初步的产业基础。
为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破解瓶颈制约,市政协此次专题调研聚焦四大核心内容:深入了解我市康养产业发展现状、成效及亮点;精准剖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借鉴外省市康养产业发展的先进做法与成功经验;最终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对策建议。调研过程中,调研组重点关注我市高原康养产业示范点的打造成效与运营模式,探寻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高原康养产业与文旅产业、医疗服务、银发经济的融合发展深度与广度,挖掘“康养+”的多元潜力;高原康养产业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创新与宣传推介策略,提升西宁高原康养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吸引力。
此次调研旨在通过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深入分析研判,集思广益、共商对策,为市委市政府推动高原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真知灼见,助力西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让高原康养这一特色产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