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0 2025年8月14日
体育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韩新星群体留洋欧洲
中国球员何时可以走出去

从伦敦到洛杉矶,大联盟首秀就制造点球的孙兴慜,油箱里似乎还有油。但对于亚洲旅欧大军而言,那面在新白鹿巷飘扬了10年的旗帜,降下了。“孙哥”退潮,驻守顶级联赛的亚洲球员,似乎正迎来低谷期:在拜仁备受批评的金玟哉,几乎被大巴黎遗忘的李刚仁,因伤沦为替补、数据暴跌的黄喜灿,刚被阿森纳解约的富安健洋,表现称职但神奇不复的久保建英和三笘薰,只看“头部”,亚洲旅欧大军,今夏似乎过得很闹心。

但倘若将视线向下,2025年却是亚洲球员不折不扣的留洋大年,身为急先锋的日韩两国尤其如此。截至8月第一周,两国合计29人留洋欧洲,其中绝大多数是23岁以下的潜力股,如果不考虑位置,两国都可以轻松派出全海归的26人名单。

当我们还在纠结王钰栋何时走、去哪儿、转会费多少时,日韩同龄人早已率先打样:管那么多干吗,先迈出第一步再说!

相比于近邻的疯狂输出,差距早已无法评估的中国足球,今年的主题不是外租,而是回流和搁浅。年初,国脚侯永永和吴少聪相继回流中超,加盟云南玉昆和北京国安,这也意味着,欧洲55个国家的顶级联赛中,再无中国球员身影。

尽管此后的亚青赛上,以王钰栋为首的年轻人曾给中国球迷不小的期待,一度占据中超射手榜首的绿城新星,如何留洋也曾引发各界热议。但最终,“先把中超踢明白了再说”的暂时性结论,虽然理智,却也让人泄气。

比风险评估更重要的,显然是球员留洋的决心。“王钰栋踢不上球”之类的担忧,在日韩球员眼里,压根不是事儿。

譬如年初加盟布伦特福德的韩国新星金志树,整个赛季唯一一次英超首发,还要感谢队友受伤,长期在二队“跟训”的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耐心等候。屈身西甲赫罗纳的金旻洙全季也只首发了2场,但他同样服从现实,选择继续留队竞争。

当余嘉豪都能接受月薪2000欧元的“跳楼价”,前往陌生的欧洲联赛打拼时,近年来愈发相互“比烂”的中国足球和篮球,谁更渴望改变,尽在不言中。本报综合消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