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我们小区卫生干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一点不比中高端小区差。”城西区西关大街兰青小区居民感慨道,作为城西区打造的一批“精品楼院”的代表,兰青小区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后,不仅收获了居民的好评,还被打造为城西区老旧小区改造中的“西区样本”。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一环,也是城西区打造精品城区行动的一个缩影。当下,这场提质增效的行动,正从细微处出发、紧扣百姓生活,向着高标准、创精品稳步前行。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
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一个关键指标,就在于基础设施的质量有多硬,能否让市民因之而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为践行市委主要领导“要在提升城市精品度上勇争先”的工作要求,城西区吹响了打造“精品城区”的行动号角,全区上下勠力同心,锚定打造精品城区目标,树牢“挑大梁、勇争先、作贡献”意识,在规划建设和实施中更加注重城市发展的宽度、厚度和“暖”度,努力在共建共享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提品提质收获城市竞争力
一年蓄势跃升、两年加速腾飞、三年精彩蝶变……翻开《城西区打造现代化精品城区建设工作方案》,经济发展、功能完善、城市治理等5大方面10项重点工作任务清晰明确,同步细化物业服务管理、市政设施维修、商圈夜经济管理等69项工作制度机制,初步构建起体制机制完备、标准健全清晰、责任明确到位的精品城区建设制度标准体系,为各项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为全面贯彻落实工作部署,我们及时成立工作小组,细化工作内容,分阶段、分步骤开展计划,旨在按照‘提高标准、打造精品、创新发展’的要求,大力提升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夯实城市发展基础;加大教育、医疗、养老投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积极提升文旅等发展能级,激发经济活力;强化智慧赋能,全面推进数字西区建设,逐步打造具有高品质生活环境、高配置资源要素和高效能治理体系的精品城区,推动城市发展与居民幸福感的同步提升。”城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靓丽行动点“靓”城区
靓丽行动,顾名思义,即打造洁净、靓丽的现代化城市形象,营造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这绝不是金玉其外的形象工程,而是要在墙内辛勤沤肥,让墙外满园花香的综合治理,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从今年4月起,城西区以“清洁”为靓城底色,启动实施宜居环境“提品”专项行动。目标已定,行动立马开始!着眼辖区批发市场、交通枢纽等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薄弱环节,立即成立联合小组,明晰责任链条,完善联动机制,以“绣花功夫”,塑造干净、清爽、美观的环境卫生面貌。为了深度精细保洁,启动“城市清洗”行动,错峰错时对城市道路及果皮箱、阅报栏、花坛花箱、公交站亭等城市家具进行大冲洗大擦洗,清除积尘积污,实现“路见本色、物显真容”。为提高清洁效率和成果,城西区适时延长环卫清扫保洁时间,海湖新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重要路段每20分钟人工巡回保洁一次,通过“人机搭配”实现了城区靓丽新概念。
走进城西区文汇苑小区,不同种类的垃圾回收箱整齐地摆放着,为了让居民自觉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小区物业在垃圾站张贴了各类生活垃圾的分类图标,引导居民分类处理垃圾。随着近两年的投入使用,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达80%以上,小区也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开创了新模式。
文汇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只是城西区推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的一个代表,作为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城西区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推进城市垃圾综合治理的主要方向,通过在主城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96%以上,改造提升投放点(站)数量占比达70%以上,示范居民累计户数覆盖率达70%,实现了城区垃圾分类。
“干净、整洁、热闹”是很多游客打卡时对城西区的印象。为了提升城区品质,打造更加有吸引力的城区文旅环境,今年城西区重点在提品质、优服务上下功夫,紧密结合旅游业态发展,重点整治城市商圈、夜市集市的餐饮油烟污染、噪声扰民、门头招牌光污染、乱倒污水、乱堆垃圾等脏乱差问题,精准提升旅游形象。
基础提质城市有“序”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城西区启动实施基础设施提质专项行动践行的原则。围绕功能完备的城市设施要求,城西区从道路整治、城市更新、工地环境、商圈摊贩等方面进行“微整治”,锻长板、补短板,不断增强设施功能,激发城市新活力,切实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群众的幸福感。
道路“美容”,通过排查修复,提高人行道平整度,确保市政道路(含非机动车道)无坑槽、沉陷、翻浆、破碎、坑洞、板块活动、错台、裂缝等问题,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建筑工地落实“十个100%”措施达标,合理调整施工时间,实施封闭方式进行建设,要求围挡及周边保持整齐完好、安全坚固、美观清洁;城市更新行动出“实招”,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居住品质;为治“商圈顽疾”,该区聚焦商圈楼宇管理混乱、占道经营屡禁不止、整治不彻底等“老大难”问题,整合属地街道办事处、市监、城管、消防等部门力量,成立重点商圈夜经济工作专班,形成治理合力。
制定《商圈常态化管理运行机制》等工作举措,压实商户规范落实市容环境卫生区域责任制,加大问题排查整治频次和力度。创新开展动态调整占道经营治理举措,分区施管、疏堵结合、管服并重,深化拓展“商业限时外摆”“潮汐摊位”等管理模式,塑造烟火气与文明风共融的街巷空间。探索签订《商圈文明共建公约(试行)》《力盟步行街临时性地摊经济区域规范摆摊设点承诺书》,引导多方共治。通过动态优化商圈保洁人员配置、延长清扫作业时间、科学分类设置临时摊位经营专区、合理增设非机动车停车点位等务实举措,有效规范了经营秩序,商圈环境整洁度、有序度大幅跃升,市民消费体验明显改善。
人性化服务城市更精“治”
城西区是西宁市现代化服务业聚集发展的辖区,在这里,如何让城市治理更显温度、更体现人性化,是各部门开展工作中探索的方向。近年来,城西区相关部门结合辖区实际,创新开辟了多条治理举措,户外广告设施升级改造、停车位“加减法”、商圈“蜘蛛网”入地等,通过实施人性化、品质化改造提升,收获了商圈企业和市民的点赞。
今年,城西区在城市治理上突出“精”字,从商圈服务到民生福祉,让“住在西区是一件幸福的事”更加具象化。其中,聚焦民生服务方面,该区从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重点领域多管齐下,分步建立灵职小站、社区快招站、邻聚零工坊、就业职达站四个就业服务小站,积极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着力打造就业友好型城区。探索丰富中医、康复、体检联盟建设内涵,推进“社区联合门诊”全时段运行,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全市率先探索推出“养老+金融”创新示范城西样本,打通辖区养老产业链和金融服务链。持续深化“爱老幸福食堂”扩面提质增效行动,打造全省首家智慧化共享央厨。全力构建“城西颐养”幸福图景,打造街道级智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推动区域老年服务高质量发展。
基础设施提质专项行动、宜居环境提品专项行动、城市容貌提档专项行动、民生服务增益专项行动……从城市建设到治理,从营商服务到民生项目,一系列行动正在实施,既刷新城市“颜值”,又呵护城市“肌理”,一个更加有序、更加干净、更有品质、更具魅力的城西区正展露芳容。(记者 张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