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施翔)为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干部在一线掌握实情、提升能力、锤炼作风,城东区在全区59个村、社区全面开展“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走访入户工作,进一步推动工作力量下沉、服务关口前移,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使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有效提升。
走访联系“有温度”,党群干群关系在走访中更加融洽。通过专题培训、制定指引、经验交流等综合措施,强化了社区干部沟通技巧和破冰对话,社区干部通过“唠家常代替填表格”“帮代办拉近心距离”等温情走访方式,结合“预约+错峰”“熟人引荐”等入户方法,全区累计实现走访覆盖132858户、259327人,总体覆盖率达78.42%,真正实现了“敲开门”到“走到心”。
民情处置“有速度”,风险感知与问题解决渠道更加畅通。通过常态化、持续性与群众沟通交流,初步构建了“入户感知—前瞻预判—主动应对”的工作闭环,通过召开民情恳谈会、居民议事会等形式征集民情民意,以“未诉先办”机制累计处理群众诉求1154件,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606处,帮助解决困难群众需求395件,建立矛盾隐患台账541项,真正将风险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前端。
协同共治“有力度”,多方联动与基层效能持续提升。引导社区有针对性地将入户力量向工作薄弱处倾斜、向容易出纰漏的环节聚焦,充分发挥“三级联动”机制作用,整合镇街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楼栋长、在职党员、社会组织等720人组成走访力量,联点领导下沉走访40余次,实现“社区自主解小问题、镇街协调中等难题、区级统筹复杂事项”的高效协同。
在推动“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走访入户工作过程中,城东区结合实际探索创新“需求画像—动态派单”精准走访机制和“一访多查”集成工作法,提升走访针对性;建立“红黄蓝”三级问题分级处理、“三必达”问题反馈机制,明确问题处理层级,确保问题进度、结果、责任全链条闭环。通过积累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入户走访模式,验证了常态化推进“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的可行路径,不仅显著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也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