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6 2025年10月15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走实”? 多元联动织密服务网络

4470户居民、10余名社区工作人员,悬殊的数字如何平衡?走访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有效果”?东兴社区给出的答案是:“不单打独斗,靠众人拾柴。”

“当时就十来个社区工作人员,光靠我们,别说4470户,1000户都走不完”,于是,冯晓霞盘活社区资源,组建起26人的“多元走访队伍”,成员涵盖下沉干部、“穿警服的”副书记、网格员、楼栋长、在职党员、物业人员和志愿者——全是熟悉社区、贴近居民的“自己人”。

有一次,社区干部因语言不通难以沟通,志愿者卓玛主动充当翻译,瞬间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居民敞开心扉,提出“希望多搞民族团结活动”的需求。随后,社区策划了“石榴籽邻里节”,组织各民族居民一起做月饼、包粽子,原本陌生的邻居变成了“一家人”。在解决一化小区管道堵塞问题时,物业人员懂维修、镇干部能协调资金、网格员善组织居民,多方合力让难题快速化解……这支队伍的“专业互补”优势,在一次次实践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走访不是“敲开门、聊两句”就结束,核心是要把居民的情况记全、需求摸准。东兴社区为4470户居民建立了“一户一档”,档案里不仅有家庭人口、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还详细记录了养老服务、孩子托管等需求清单,以及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标记。为了让档案“活起来”,社区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走访模式。

线下,按7个网格分片,网格长带队每周至少走访100户;居民不在家就留“走访联系卡”,印上社区电话和网格员微信,方便后续对接。线上,搭建7个网格居民群,社区干部、网格员、物业人员实时回应诉求。同时,开通24小时民情热线,保障夜间、周末也能及时响应。

这样的模式,让服务变得“快速又精准”。居民在群里反映“健身器材坏了”,网格员当天核实、次日修好;独居老人乔大爷凌晨暖气漏水,拨打热线后,社区干部和维修人员10分钟内赶到处理。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社区不仅摸清了全部居民的情况,还对254名重点人群、134户特殊困难家庭建立了“动态台账”——哪家老人身体变差了、哪家孩子升学了、哪家有失业人员了,都能第一时间掌握,真正实现“心中有数、服务精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