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小蕊)日前,青海省消费者协会联合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共同发布《家政服务行业调查报告》。调查显示,七成以上消费者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度、态度及售后表示满意。但服务资质不透明、价格不透明、过度营销等问题较突出。
据介绍,本次消费问卷调查采用线上问卷调研的方式开展,共回收有效样本15479份,其中有家政消费经历的答题者12645人。
调查显示,家政服务消费普及率已达81.69%,消费市场日趋成熟。消费者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渠道主要是中介、熟人推荐等。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小时工(38.57%)等灵活服务形式。实际消费经历以“病人护理”和“水电维修”为主。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最关注服务质量(34.46%)和服务人员素质(年龄、性别、技能等),而对品牌知名度和外部评价依赖较低,反映出消费决策更加理性务实。七成以上消费者对从业人员专业度、态度及售后表示满意,但服务资质不透明(37.51%)、价格不透明(40.43%)、过度营销(33.10%)及售后维权难(8.67%)等问题仍较突出。
那么如何选择放心的家政公司或平台?省消协建议消费者应优先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家政公司或平台,注意核查服务人员的身份证、健康证、技能证书等资质,切勿因低价诱惑选择无照服务提供者。消费者与服务方签订书面合同时,明确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时长、服务标准、违约责任、损害赔偿等条款,尤其对可能出现的物品损坏、人身意外等情形提前约定处理方式,避免纠纷无据可依。服务过程中可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服务重要环节及存在问题,保留合同原件、服务单据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证据。发生消费纠纷时,可首先与家政公司或平台协商,协商不成可及时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或家政服务行政主管部门投诉维权。面对各类促销宣传,消费者应仔细核实服务内容和价格细节,警惕“低价引流、中途加价”等陷阱。预付式消费时需注意资金安全,避免一次性大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