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4 2024年11月8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清洁能源+绿色算力”型
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
发布人:副市长 褚平峻

“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启动以来,围绕省委加快构建清洁能源发展‘五位一体’推进格局,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积极推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深度参与,市级相关部门协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褚平峻说。

褚平峻介绍,通过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北京电力规划总院专家团队的紧密合作,科学制定了《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纲要》,形成了“1+7”成果体系,明确了“1234N”的总体思路及年度重点任务,为示范城市中心建设积极有序推进,提供了规划引领和实践路径。

坚持省市企联动,从新能源光伏、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清洁取暖、新型储能、零碳产业园区、国家电网六个方面谋划了52项重点项目,总投资额高达413.8亿元。目前,分布式光伏建设已初见成效,总装机容量达到199兆瓦;日月山主变扩建工程也已顺利完成;湟源县分散式风电、国网以大压小送出工程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9项绿色算力重点项目、17项“源网荷储”示范项目和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初具成效。

在储能产业布局方面,同样取得了积极进展。年产10吉瓦时短时高频储能制造等储能产业配套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湟源县、湟中区100兆瓦独立储能项目稳步推进;城北区100兆瓦共享储能项目也签订了招商引资协议,并完成了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甘河园区、大通北川工业园区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的可研报告也通过了专家评审。同时,选择了负荷高度集中的甘河园区、大通北川工业园区和湟源大华工业园区,开展储能产业布局研究。

此外,西宁市加快了数智化坚强电网的构建步伐,目前,750千伏“日”字型环网骨干网架已经建成,拥有3座750千伏变电站、22座330千伏变电站以及119座110千伏变电站,是我市电网东连甘肃,西连海南、海西新能源基地的重要枢纽节点。并通过建设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平台,完成西宁辖区共计9363户用能企业信息录入,实现用电负荷的“分层分类分区”精细化管理。

提及下一步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谋划布局,褚平峻表示,将深化重点领域的谋划布局,特别是在绿电价值实现、光伏制造和锂电储能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依托锂电光伏产业集聚优势,完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关键节点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将示范中心城市建设与绿色算力产业发展相结合,探索“清洁能源+绿色算力”型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持续加大产业创新力度,开展多能互补、智能电网、储能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动省内“绿电入宁”工程,从源、网、荷、储四端发掘可调节能力提升措施,助力破解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五大错配”问题,推动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

(记者 张弘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