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5 2025年10月14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群众上门到社区入户
走千家入万户成常态

安宁路社区属南川西路街道管辖,东起宁贵高速路以西,西至南川河以东,南到享堂村以北,北临南川特大桥以南,共有万科城A、B、C区,百韵华居、碧桂园珑悦华庭、团校家属院、青医附院家属院7个家属楼院,常住户1.2万余户,总人口2.3万余人。

对于安宁路社区的“大家长”杨文静来说,这个社区有几个特殊之处。“市上的公租房在百韵华居小区,居住人员复杂,管理和走访的难度相对大一些。”安宁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文静表示,自去年年底入选“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的第一批试点后,社区走访入户的力度更大了,下院子时间更多了,跟群众聊得更深入了。

“以前下院子就是干实事,有时候干完就走,有时候和群众简单地聊一聊,听群众的意见建议的机会比较少,跟群众之间的深度对话也比较少。现在下院子我们跟群众聊得多了,聊得也更深入了。”杨文静说。

“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的关键在于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安宁路社区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党员、网格员、楼栋长常态化开展走访入户工作,共征集群众意见建议30条,帮助困难群众59人。

社区工作的千头万绪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身上,就变成了具体的行动。医保参保缴费、困难群众走访纳入、邻里矛盾调解、入户宣讲等一系列工作每天都在有序开展。面对2.3万余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安宁路社区的17名工作人员用“铁脚板”走出了“加速度”。

“我们社区的7个小区都聚在一起,有两个是老旧小区,走访起来难度不大,社区有专职网格员2名,其余工作人员都是有空闲就入户,大家都抱着多到群众多的地方去看一看、聊一聊的心态认真入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谈珍新是安宁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对她而言,走千家入万户已成工作常态,每个小区的情况她都了然于胸。

“目前来看,敲不开门的原因一个是居民对社区的需求度不高,当下并没有需要社区协调解决的事情,社区上门居民就会反感;再一个是社区工作人员的紧缺和居民精细化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有些居民上年纪后需要社区工作人员‘随叫随到’帮助买东西甚至去医院,但是社区工作繁杂,有时候没办法做到,只能按照居民需求的轻重缓急一个个解决,其中难免会让有些居民产生不满。”谈珍新说,为了解决社区与群众之间的供需矛盾,社区创新打造“周三有约”,让群众的诉求能第一时间反映到社区层面。

基层工作时间久了,杨文静和谈珍新都知道,只有“敲开门”还不够,还要能和居民“说上心里话”,才能了解居民的所求、所盼、所急。“对于重点人群,我们会主动走访,普通居民按照‘周三有约’的形式让他们的心声有了反映渠道。”杨文静说。

从“要我上门”到“我要上门”,社区工作思路转变的背后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基层治理的必经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