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们今天来,我特意在家等着,想谢谢你们装的充电桩,太方便了!”“你们帮我修好了窗户,冬天不冷了,这是我包的饺子,一定要尝尝!”……如今走进东兴社区,曾经“闭门不愿见”的场景早已消失,居民的热情回应,是“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试点工作最直观的成效。而这份成效,不仅体现在居民态度的转变上,更体现在“精准化”的服务成果中。
通过走访,社区摸清了居民的真实需求,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针对特殊困难家庭,推行“一户一策”:对低保家庭定期上门了解生活情况,协助申请临时救助;对残疾人家庭联系康复师上门指导;对独居老人安排网格员每周探望,帮忙购物、做家务。独居老人刘奶奶因血压骤高被走访干部发现,及时送医并申请临时救助,其女儿专程到社区致谢:“要是你们没发现,我妈可能就危险了。”
在“四点半课堂”服务中,社区通过走访得知孩子不仅需要作业辅导,还喜欢画画、唱歌,便联系在职党员中的美术老师、音乐老师定期授课,让“四点半课堂”变成30多名孩子的“快乐天堂”。在低保扩围增效工作中,社区通过走访排查,发现5户困难家庭,其中4户8人纳入低保,1户2人纳入低保边缘户,12人次获得临时救助。“现在每个月有低保金,孩子上学有补助,心里踏实多了。”一名残疾家庭的女主人说。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从“试点工作”变成了居民认可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