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5 2025年10月16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系统谋划
一网兜牢民情民忧

以人民为中心,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是开展“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的最终目标。作为城西区系统统筹启动的4个试点之一,南气象巷社区紧扣辖区特点,坚持以效为先、以成为要,从一张卡片送到家、每户居民心有数开始,用“熟人效应”打通了解纠纷、解难题、优治理的重要途径。

走进南气象巷社区服务中心,简单开放式的办公环境令记者眼前一亮,西关大街街道南气象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黄丽娜告诉记者:“在搬进这个新的办公地点后,我们一次又一次改造,不断地压缩办公区域,尽可能地留出更多区域,为居民开放。”

开放什么?哪些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这些诉求的兑现正是来自居民议事会的讨论结果。记者看到,如今的南气象巷社区服务中心里,办公区域简化,更多空间被改造成了理论宣讲室、市民教育室、科普知识阅读室、文化活动室、健身活动室、未成年人成长驿站。这些活动室充分发挥出作用,暑期免费的儿童托管、日常的老年大学、下班后的青年夜校、小而精的社区健身房等,不但免费为辖区居民开放,而且通过不断升级改造成为了居民的最佳活动场所。

黄丽娜告诉记者,南气象巷社区成立于2001年7月,占地面积0.9平方公里,共有16个居民小区,其中老旧楼院12个,共有居民5432户、总人口11423人,常住人口9470人。为了打造“熟人社区”,他们不断探索服务方式,健全了“社区党委+楼院党支部+网格长+楼栋长+志愿者”组织架构体系,探索出了“4433”工作法。

何为“4433”工作法?即通过“四必访”(有困难、有纠纷、有诉求、有建议必访)“四进门”(理论宣讲、需求征集、诉求接待、结对帮扶进门)“三倾听”(现场接访、议事平台、上门走访倾听)“三解决”(解决矛盾纠纷、民生实事、治理难题)等具体举措,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翻开黄丽娜的民情台账,一份数据再现了“4433”工作法推进以来取得的实际成效——入户开门率从40%跃升至80%,覆盖率由60%提升至80%,12345热线投诉较去年同期下降10%……为了取得这份服务成效,社区网格化管理、网格员兜底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自去年4月份以来,社区拓展网格员队伍作用,在原有的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再次细化整合,将辖区分成了六个大网格,按照网格内的小区情况,将16个网格员根据服务小区规模细化到14个小网格中。南气象巷社区一半以上的居民楼均为老旧小区,为了让网格员“入得进、入进去”,社区精心设计制作了“为民服务联络卡”,让网格员随身携带,从一张服务卡入手,主动敲开群众的大门。同时,发挥好老带新作用,将有经验的“老人”安排到居民户数多、事项多的小区负责,通过主动亮身份,“错时入户、线上预约”等方式,下足了“走”和“访”的功夫,在聚焦民情民忧上也实现“户户走到、事事问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