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5 2025年10月16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方协同 提升治理效能

与大部分街道社区一样,南气象巷社区在开展社区服务工作中,紧密联络街道、公安、社保、卫生、城管等部门,充分运用城西区“社区吹哨、党员报到”的机制,提升社区的治理效能。

走进锦绣华庭小区,5栋楼、904户居民是网格员李金梅和协管员王炳花的服务小区。据李金梅介绍,这个小区一部分还属于在建小区,已入住部分的居民有80%都是回迁户,老年人居多,这就要求网格员要经常入户登记、更新居民信息。采访中李金梅告诉记者,在多年的社区工作中,她的工作经验就是要发挥联动机制,既要扎实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挖掘居民代表、辖区单位的力量,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办好群众的事。

李金梅回忆说,在发挥多方协同力量的事例中,4号楼的一件事,正是有了多部门的“齐发力”,才能让事情一次性办好。“4号楼有一位居民精神不太好,过去这一两年里,总是在院子里做出过激的行为,这令小区的其他居民担忧,病人家属也很无奈。前不久,这位病人发病时,持刀在小区门口对过往群众做出恐吓的动作。我们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派出所、物业和医院等部门,在征求病人家属同意后,将这位病人安抚送医救治。”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不少,李金梅表示,在服务居民的事例中,修修补补、跑跑腿等事好办,最难的还是那些“家长里短”,比如:小区里有独居老人无人赡养、夫妻之间矛盾大、青少年叛逆等,社区网格员既要发挥各自职能多跑多问,还要服务好、关切到,这样才能得到居民的信任和依赖。

记者从城西区获悉,为了有效提升社区干部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城西区充分发挥联动机制,一年来,16名社区工作人员与68名在职党员、86名网格员结对组建“1+2”入户“帮帮队”,深入辖区5400余户居民家中开展“敲门行动”。重点关注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动态更新实有民情台账,力争做到人员底数清、家庭情况清、矛盾问题清、安全隐患清,织牢织密民生关爱网。同时,把开展试点工作与人大监督有效贯通,鼓励人大代表进社区、入网格,把群众“原汁原味”的诉求变成今年18项民生项目清单,实现了人大代表、居民群众等力量广泛参与的民生实事“全链条”监督格局,切实把这一“问题清单”整改成了幸福生活的“成果清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