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机制能持续见效,关键让‘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的过程公开透明、有奔头。”李顺瑾介绍,社区成立了由居民代表、老党员组成的监督小组,每月核查积分台账,每半年公示兑换情况。“之前有个居民想多报积分,说自己帮邻居买了三次菜,结果邻居说只买了一次,监督小组核实后,扣了他的信用分,半年内不能参与积分兑换,后来没人敢虚报了。”李顺瑾说。除了监督,激励措施也很实在,每季度积分前10名的居民,能受邀参加社区的“治理座谈会”,跟街道干部面对面提建议;每年积分最高的“积分达人”,还能获得“最美饮马人”称号,照片贴在社区的“荣誉墙”上。“张福花阿姨去年是积分第一,现在走到哪儿都有人跟她请教‘怎么攒分’,她自己也更有干劲了,今年又主动牵头成立了‘邻里调解队’。”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道。